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葉麥穗 銀行中期“紅包雨”即將來臨,滬農商行公告稱,擬于9月26日發放現金紅利,對普通股每股派發0.241元(含稅),共計派發23.24億元。此外,長沙銀行也將于同一日發放現金紅利,對A股每股派發0.20元(含稅),共計派發8.04億元。根據同花順統計,42家A股上市銀行中,已有17家銀行公布2025年中期分紅計劃,其中國有六大行貢獻超2000億元分紅,招商銀行、長沙銀行等7家銀行實現上市以來首次中期分紅,常熟銀行、民生銀行、蘇農銀行等銀行中期分紅已落地。
國有六大行分紅超2000億元
(資料圖)
根據同花順統計,截至目前,已經有17家上市銀行披露了銀行分紅計劃,六大國有行“身先士卒”,全部給出了分紅方案,工商銀行、建設銀行和農銀銀行的分紅位居分行行列前三。
根據工商銀行2025年半年報顯示,該行以3564.06億股普通股為基數,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.414元(含稅),按此計算派息總額約為503.96億元。 “從近兩年資本市場的表現看,成為工行的股東應該是一件比較幸福的事。”工商銀行行長劉珺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,該行2024年度的現金分紅是1098億元,繼續保持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最高。今年該行仍計劃實施中期分紅,金額是504億元,并且分紅比例繼續穩定在30%以上。
建設銀行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3942.73億元,同比增長2.15%;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1620.76億元,同比下降1.37%。建設銀行表示,擬向全體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息人民幣486.05億元,每10股現金股息人民幣1.858元(含稅),分紅比例30.0%。
此外農業銀行擬分紅418.23億元(含稅),占2025年半年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30.0%。中國銀行中期分紅的股息總額352.5億元,派息比例繼續保持在30%的水平。另外兩家國有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的中期分紅分別是147.7億元和138.1億元。
42家A股上市銀行中,目前已有常熟銀行、民生銀行、蘇農銀行等上市銀行中期分紅方案已落地。
常熟銀行以方案實施前的總股本33.17億股為基數,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.15元(含稅),共計派發現金紅利4.97億元,已于9月8日發放;民生銀行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.136元(含稅),共計派發現金紅利59.54億元,已于9月16日發放;蘇農銀行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.09元(含稅),共計派發現金紅利1.82億元,已于9月19日發放。
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該行業績發布會上表示,“分紅派息可以說事關全體股東的切身利益,大家都非常關心。從2018年以來,我們將分紅比例提高到30%,至今一直保持穩定。H股上市以來,我們累計分紅超過1700億元。去年我們首次開展了中期分紅,由過去一年分紅一次,調整為一年兩次。今年,我們仍然按照30%的比例進行中期分紅,分紅總額是147.72億元(含稅),全年分紅比例也將保持不變。”
7家銀行首次中期分紅
在本輪中期分紅熱潮中,招商銀行、常熟銀行、寧波銀行、蘇農銀行、張家港行、江陰銀行、長沙銀行等7家銀行實現上市以來首次中期分紅,亦有銀行明確表示暫不進行中期分紅。
其中,寧波銀行中期分紅總額19.81億元,領先部分城商行。不過,城商行中,鄭州銀行則明確在半年報中表示,“計劃2025年上半年不派發現金紅利,不送紅股,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。”
根據規定,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商業銀行于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的資本充足率、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于10.5%、8.5%和7.5%。而截至今年上半年,鄭州銀行資本充足率已降至11.85%。
整體上看,商業銀行凈息差壓力尚存。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,繼今年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降至1.43%后,二季度凈息差進一步降至1.42%。
去年以來,監管出臺多個文件推動上市公司分紅。去年4月出臺的新“國九條”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,提出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,限制大股東減持、實施風險警示;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,多措并舉推動提高股息率等。
招聯首席研究員、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,上市銀行開展中期分紅,既是相應政策要求,也是積極回饋投資者,有利于及時回饋投資者,提升銀行股對投資者的吸引力,穩定銀行股估值。我國經濟仍在恢復過程中,經濟恢復向好為銀行業發展營造較好的經濟環境,有助于提升銀行業經營業績,為擴大分紅等提供了空間。
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張冬冬表示,紅利指數在下跌中呈現出韌性,銀行板塊在跌至年線附近后企穩回升,考慮到科技板塊籌碼結構相對擁擠,需要以時間換空間,長期整理后的銀行板塊技術面來到大級別支撐,股息率較國債收益率仍有明顯優勢,且長線的保險等資金除銀行外并無太多選擇,銀行板塊底部支撐明顯,預計在科技等板塊的“熄火”調整期銀行板塊將有更好表現。此外,A股節前勝率普遍不佳,融資面臨長假風險和利息的雙重壓力,建議投資者暫時規避融資占比較大的板塊。
華安證券研報指出,從短期和中長期來看,銀行股兼具穩定性(震蕩市中穩市和避險高股息屬性突出)和資金補短板兩個利好共振。在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配置、強化業績比較基準引導下,資金有望中長期向低配行業流入,提升銀行板塊中長期戰略性投資價值。截至目前,若動態考慮銀行細分領域的估值、股息率以及市值彈性等,股份制銀行可能具備更好的短期配置性價比。
浙商證券分析師梁鳳潔表示,當下不是行情的下半場,而是長周期的開始,趨勢的力量(低利率大時代+人民幣資產重估)是本輪行情的底層邏輯,“時間的玫瑰”是本輪行情的選股思路。
此前,上交所召開高分紅重回報暨上市公司價值提升座談會,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,上交所將推動上市公司進一步加大分紅力度,增加分紅頻次,用好回購、并購重組、投資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,持續提升公司投資價值。
標簽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營業執照公示信息